做大做強湘版教材教輔的思考
到出版中心工作一年多,分管市場和培訓工作,有幸和教材版本的選定者——地州市教育局,、教科院,、學校的領導、專家和老師們接觸,,使我對教材,、教輔需求的了解有了更深的層次。一年多來,,我先后五次赴地州市教育局,、教科院、學校,,以座談會,、現場交流、個別溝通的形式進行調研,,了解和征求老師們對教材教輔編,、印、發(fā)的意見和建議,。這些意見和建議以書面形式向集團領導進行了匯報,,但匯報是原始的意見和建議,是沒有站在科學發(fā)展觀的高度來思考和匯報的,。通過目前正在進行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(fā)展觀活動的學習,,結合領會龔曙光董事長《促轉型爭上市 保增長 為實現集團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逆勢飄紅而團結奮斗》的報告,,使我在調研的基礎上產生了一些做大做強湘版教材教輔的想法。這些想法不一定正確,,懇請領導,、同仁批評指正。
一,、調研情況信息及教材教輔市場空間
在調研過程中,,有幾次座談會都有地市教育局主管基礎教育的副局長、基教科長,、教科院院長以及各學科教研員,,部分中小學校長、特級教師,、一線任課教師共約50人參加會議,。他們做了充分準備,提供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,。
1,、在教材的意見主要有:
(1)教師們普遍認為目前使用的新教材設計得非常好,理念先進,,但概念模糊,,給教師的只是一個“毛坯房”,需要教師花大量時間找資料裝飾,;
(2)一些科目設計了大量實驗與探究活動,,湖南多數學校受實驗條件限制,無法完成實驗操作,;
(3)新教材廣度較大,,視野開闊,涉及面廣,,知識點多,,但教材中闡述得不夠深,老師對知識點的深難度不好把握,;
(4)教材各學科和各模塊之間的知識點不同步,。如高一物理中要用到的橢圓知識,要到高二數學才講到,。初二物理照相機的學習需要到初三數學才學到的相似三角形知識,。
我認為這些調研信息對湘版教材的打造、編寫,、修訂是有益的,。那么,目前湘版教材出版現狀如何?拓展空間在哪呢?從湖南省教育廳下發(fā)的湘教發(fā)[2009]19號文件中的《湖南省2009年秋季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、教學參考書目錄》來看,,小學一,、二年級共5門學科,湘版有3門學科,,其中《品德與生活》,、《數學》湘版沒有;小學三,、四年級共9門學科,,湘版有6門,其中《品德與社會》,、《數學》,、《生命與健康常識》湘版沒有;小學五,、六年級共10門學科,,湘版有7門,其中《品德與社會》,、《數學》、《生命與健康常識》無湘版,。初一22門學科,,湘版只有12門,10門沒有,;初二19門學科,,湘版只有10門,9門沒有,;初三15門學科,,湘版只有8門,7門沒有,。初中湘版沒有的教材分別是:《思想品德》,、《語文》、《地理圖冊》,、《歷史與社會》,、《生物》、《科學》,、《體育與健康》,、《研究性學習》、《湖南地方文化常識圖冊》,、《生命與健康常識》,、《物理》。高中以人教版為主,湘版只有《地理》,、《音樂》,、《美術》。其中人教版沒有的《信息技術》,、《通用技術》,、《研究性學習》湘版亦沒有。
由以上可以看出,,小學湘版可以開發(fā)3門學科,,初中除圖冊外還可開發(fā)9門,高中可開發(fā)《信息技術》,、《通用技術》,、
《研究性學習》等。
2,、在教輔方面的意見主要有:
(1)教材已經按新課改的理念進行改編,,但教輔與新教材卻沒有銜接好,許多教輔仍是按照舊的觀念編寫的,;
(2)教輔的題量太少,,難度不大;
(3)教輔紙張質量差,,印刷質量一般,;
(4)教輔到貨時間較晚,大多開學半個月后才到,,有的更晚,。
這些意見說明市場對教輔需求的期望和要求。
在調研過程中,,我了解了學生使用教輔的實際狀況,,一般小學生至少有兩套與教材配套的教輔,一套是《基礎訓練》,,一套是《單元自測》或《課堂練習》,,還有不成套的單行本如《古詩文》、《詞語手冊》,、《閱讀與練習》,、《快樂作文》等。初中生除《基礎訓練》外,,至少有一套《同步測試》之類的成套教輔,,初二還有生、地會考資料,,初三再有中考復習資料,,其他單行本如《英語聽力訓練》,、《初中必背古詩文》、《拓展閱讀》等,。因校而異,,各有不同的購買。高中也有兩套教輔,,一套《基礎訓練》,,一套《優(yōu)化設計》或《同步檢測》之類,高三還有高考復習資料,,有一輪,、二輪、三輪復習測試資料,。這些教輔,,由學生自愿、學校統(tǒng)一購買,,也有班級統(tǒng)一購買的,,版本眾多,學校購買各異,。
目前一名小學生由班級或學校組織自愿購買的教輔費用約20-30元,,初中生150元左右,高中生200元左右,??偭考s14億,新華書店發(fā)行占71%份額,。可見,,本省教輔的發(fā)行空間還有很大,,出版空間就更大。
目前湘版教輔自主成套出版的只有《中小學基礎訓練》,,除此之外,,要么不成套的,要么是合作出版的,。由此,,湘版教輔至少可以自主打造一套《基礎訓練》以外的與教材配套的同步輔導與測試教輔,并開發(fā)一些單行本教輔,,如古詩文題材,、作文題材、閱讀題材,、英語聽力與訓練題材等,。
二、教材教輔市場空間的商機分析
要實現龔董事長提出的“在三到五年內實現集團營收、資產雙過億”的宏偉目標,,在“內涵增長”上,,我們不得不把商眼盯在教材教輔上。在教材出版的空間里,,如果將中小學湘版教材所缺品種出齊,,系統(tǒng)打造、修訂所有湘版教材,,我想在外版教材占18%的份額上搶占10%還是有希望的,。如果能搶占10%份額,10個億的教材銷售,,湘版將增加1個億,。有了全套的、系統(tǒng)的湘版教材,,向省外推銷的增長將會大于省內的增長,。從單個品種來分析,如果《高中信息技術》一個品種省內能占70%市場份額,,一個年級將增長近1000萬元,,向省外推銷增幅將更大。集團有了全套的,、系統(tǒng)的湘版教材,,還可應對國家政策、人教社政策的變化,,有利于省外營銷,。上海、江蘇以地方出版為主的教材出版思路值得借鑒,。
教輔的出版空間更大,。出版一套小學低年級同步教輔,定價在30元左右,,按省內市場份額的50%計算,,70萬學生一個年級的年銷售額有2100萬。小學高年級按40元計算,,50%份額的年銷售額有2800萬,。初中按120元/套計算,70萬學生一個年級50%份額的年銷售額有8400萬,,高中按120元/套計算,,40萬學生一個年級50%份額的年銷售額有4800萬。將小學到高中的銷售額相加,,共有6.53億元,。即使市場份額只占10%,,也有1.3億元,占20%就有2.6億元,。我相信集團的發(fā)行能力,,目前不是發(fā)行能力的問題,而是沒有品牌教輔產品的問題,。一旦有了品牌產品,,省內、省外推銷就有可能實現教輔發(fā)行的跨越式發(fā)展,。有些民營書商靠幾套主打品牌教輔全國推銷,,年銷售10多億就是很好的例證。
三,、打造湘版品牌教材教輔,,謀求跨越發(fā)展
科學發(fā)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(fā)展。而湘版教材教輔要發(fā)展就必須打造品牌,,有了品牌才能向省內,、省外推廣。如何打造品牌?如何推廣?本人談點膚淺看法,。
第一,,高度重視,確立湘版教材教輔重點工程,。
集團應將打造湘版品牌教材教輔立項為重點工程,,由集團領導掛帥,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組織,、指揮,、協(xié)調和督促,由各專業(yè)出版社負責,,組織專家,、學者、教研員,、教師編寫,努力打造一流的教材,、教輔,。
第二,充分利用湖南的教育資源打造品牌,。
湖南的教育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,,并有豐富的教育資源。目前,,許多民營書商都利用長沙四大名校打造品牌,,我們國有集團就更有利用名校打造品牌的優(yōu)勢,。并且名校都有自己的單元測試卷,中考,、高考三輪復習模擬測試等大量資料,,為打造品牌教輔提供豐富的資源。
第三,,落實專業(yè)發(fā)行營銷公司,,打造一流營銷隊伍。
有好的品牌,,沒有好的營銷隊伍,,不可能銷售好;有好的營銷隊伍,,沒有好的品牌,,也不可能銷售好。因此,,營銷隊伍和品牌都非常重要,。我認為省外教材仍由新教材公司全權發(fā)行。省內教材由新華書店公司發(fā)行,。省內教材版本營銷應統(tǒng)一機構,,而不是各社直接營銷??捎尚氯A書店公司統(tǒng)一做版本市場營銷,,也可由出版中心統(tǒng)一做版本市場營銷,還可成立新的省內版本營銷機構,。這樣可以節(jié)約費用,,內部也不相互擠壓版本。省外教輔營銷可由新華書店新成立的教輔公司全權發(fā)行,,省內教輔發(fā)行仍由新華書店公司全權負責,。對于教材、教輔發(fā)行公司的隊伍,,要進行強化培訓,,努力打造一流的團隊。
第四,,采用新的薪酬方式,,激勵營銷。
教材,、教輔發(fā)行公司要采取底薪加提成獎勵的方式,,才能激勵營銷。老身份員工可自由選擇,,愿來教材教輔公司的,,保持原有身份,,但薪酬按新辦法。也可能只拿到底薪,,也可能拿豐厚獎金,。風險較大。其余營銷人員公開招聘,。
總之,,教材、教輔的拓展前景可觀,,是實現出版集團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,。